2009年山東合成氨、尿素、碳銨、甲醇、硝酸等主要產品產能分別達到895萬噸、1119萬噸、333萬噸、 372.5萬噸、75萬噸;生產合成氨712.8萬噸,同比增長6.56%,占全國總產量的13.46%;氮肥銷售收入386.3億元,產量525.9萬噸,同比增長6.74%,占全國的14.14%;尿素(實物量)產量981.6萬噸,同比增長8.11%,占全國的17.7%。
“十一五”期間,有7個企業合成氨能力超過50萬噸、尿素產能超過70萬噸。前五位氮肥生產企業占有全省48%的合成氨產能和59%的尿素產能。2009年全省合成氨綜合能耗1383千克標煤,同比下降21千克。為確保原料供應,聯盟、明水大化、章丘日月等加入山西晉煤集團,齊魯一化、萊陽巨力、青島恒源、郯城恒通等進入陽煤集團。5年來山東省合成氨產量增長13.8%,尿素增長57.7%,碳銨下降46.1%,氮肥企業由57個下降到45個。
山東具有良好的市場區位優勢,是南北市場連接點和國內化肥走向國際市場的便捷通道,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十二五”期間,將圍繞“轉方式、調結構、保增長”的總體要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托現有企業,嚴格控制總產能,以內涵發展為主導,突出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山東由化肥大省向強省跨越。
發展重點:一是加快氮肥原料路線改造。通過推廣先進水煤漿氣化、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推廣,爭取原料結構中的20%變為煙煤,同時不放棄固定氣化技術和型煤氣化技術,實現氣化原料和技術多元化。二是繼續推進節能減排。推廣造氣綜合節能、合成氨生產節電和新型原料氣化技術。推廣氨法煤氣脫硫技術、膜集成處理氨氮廢水回收技術。三是抓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實現產品多元化。以煤氣化為核心的多聯產系統為基礎,適當發展煤化工產品。四是借助“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發展新型肥、有機無機肥、增效劑型緩控釋肥,適當提高硝基肥料產品比重。五是搞好企業戰略定位,加快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步伐。六是培植骨干企業、搞好化肥產業集群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