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除了其他產品的那種保底、保價等銷售政策,國產鉀肥青睞的還是聯儲聯銷。據悉,國內大的氯化鉀廠家今年聯儲方面又出新招,具體的實施方案小程聽到的版本是“鹽湖60%氯化鉀送到價執行2400元/噸,打一噸款,發出兩噸貨”,但目前對這個說法,供求雙方都不愿對外透露。
今年的鉀肥市場雖然經歷了諸多磨難,但當前的淡季市場并非沒有利好因素,國產鉀肥在今年的市場銷售中仍然是一馬當先,在6月份的鉀肥成交中,格爾木鉀肥小廠銷售情況良好,由于當地限電以及資源等問題,部分復合肥廠家的積極備貨,導致小廠庫存迅速下滑,價格也從低谷的1900元/噸的送到價漲至目前的1980-2050元/噸。從復合肥廠家角度上看,自國產鉀誕生起,一些復合肥廠家就在積極的做裝置的改造工作,改造后的裝置54%、57%的國產氯化鉀可以很好的利用,而且成本大大降低,所以,進口氯化鉀目前已陷入兩難的境地。
之所以說進口氯化鉀境地兩難,另一方面的沖擊來自邊貿氯化鉀,據悉,7月中旬邊貿又將有幾萬噸的氯化鉀到站,以東北市場情況來看,雖然當地部分廠家已經開始用國產鉀,但是核算成本邊貿氯化鉀也占據著價格上的優勢,一般邊貿氯化鉀的東北到站價在2350-2400元/噸,比鹽湖鉀肥還要合算。
國際市場上,近期鉀肥價格有所上調,主要是今年印度、巴西等大的鉀肥采購商采購合同的鉀肥發運速度比往年都要快,所以,國際鉀肥貿易商近期也在試探性的上調報價,從350美金上調至375美金,目前,還有上調趨勢。
國內市場來看,2010年的鉀肥庫存遠遠低于2009年的同期水平,目前來看港口進口鉀的庫存在130萬噸左右,加上國產鉀的約100萬噸,還有邊貿鉀肥等的庫存,估計在300萬噸左右,但為什么鉀肥市場會是目前的境地呢?
小程認為,主要原因還在于下游的消化情況較差,從年初開始的各種天災,導致了鉀肥下游產品的滯銷,大量的庫存被積壓,尤其是一些大的復合肥廠家都有幾萬噸的復合肥成品庫存,所以,現在一些復合肥廠把原料的采購時間放在了7月中旬以后,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觀望市場。
當然,現在的鉀肥市場價格應該還算穩定,雖然成交不旺,但價格下滑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價格直逼成本,相信各大鉀肥貿易商為了維護鉀肥價格當前的穩定,也會各出奇招,共度難關,最終迎來鉀肥市場的銷售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