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全球農藥行業關注的大宗農藥品種——草甘膦現在再次聚焦了人們的目光,由于人民幣升值,在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草甘膦原藥出口退稅取消新政將于7月中旬實施,草甘膦行業在兩大政策的擠壓下,市場競爭環境和產業分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而同時,有些國家認為中國草甘膦產品有傾銷現象,正在不斷地嘗試通過貿易措施進行調控。孟山都就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草甘膦進行反傾銷調查。此時此刻,已經迅速發展擴大了幾年的中國草甘膦企業面臨內憂外患。
業內專家指出,以出口為主的草甘膦企業眼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其一,人民幣升值由傳說變為現實。6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下歷史新高。美元對人民幣6.7968是過去30年來人民幣的最高水平。而且貨幣市場還在繼續看高人民幣,有觀點預測,海外市場預期人民幣對美元一年后可能升值3%左右。
對于產能70%以上依靠國際市場消化的中國草甘膦行業來說,如果以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價計,國內草甘膦企業的出口成本將因人民幣升值平白增加近3.1%,給本來已經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越來越被動的草甘膦企業以更大的打擊。今年上半年以來,草甘膦由于產能過剩,原藥銷售價格一直徘徊在成本線。上半年以來,原藥停產企業數量達到國內企業總數40%以上。
人民幣升值將使草甘膦原藥生產企業的出口業務更加艱難,陷入了生產是虧本,不生產虧得更多的兩難境地。
其二,草甘膦原藥出口退稅被取消。就在國內草甘膦企業對人民幣升值影響還未來得及評估和調整對策之際,6月22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規定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草甘膦原藥、硫丹、滅害威等農藥在內的406種商品的出口退稅,草甘膦原藥將恢復正常的13%的增值稅。
相關人士指出,這次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政策的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始料未及。這次財稅部門不僅一步到位地取消了“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更是將范圍擴大到農藥、醫藥和化工產品等,它顯示了政府解決經濟過度依賴外貿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
政策的調整,將致草甘膦原藥生產企業的產品利潤率再降低9個百分點,短期內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將進一步被削弱,國內、國外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惡化。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政策的調整,有利于進一步加快國內草甘膦行業的優勝劣汰、結構調整、行業整合和產能聚集,從長遠來看,還是有利于行業有序、健康和持續發展的,能夠進一步增強大的草甘膦企業集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中國草甘膦行業擺脫依靠國家政策傾斜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生存、獲利和發展的不正常現象,加快發達國家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認可的速度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