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化肥等農用化學品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以高能耗、高污染、成本高來運作的,而且規模往往偏小,這給化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因此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國家要求我國化肥行業將向規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環保型、差異化方向發展。這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先來了解下我國化肥企業的現狀。
在我國化肥、化工、機械等行業幾乎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代名詞,人們一說起就會想到這兩個方面去。這也是實情,中國的化肥行業因為技術的落后、而且也沒有很好的節能減排裝置等,使得能耗與污染一直是困擾我國重工企業的巨大問題。而在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與新型企業的發展規劃后,這一問題就變的更加的突出。另外,在化肥行業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短腿就是,產品的差異性低。往往是N家企業在同一地區生產同樣的化肥產品,該化肥產品的需求容易飽和,那么化肥企業的生產與發展空間就被無限壓縮了,這也是我國化肥行業陷入泥潭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么這些化肥企業就必須要著手開始調整整個化工產業的結構,國家對化肥行業的發展提出了目標,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以成本為導向的競爭模式成為主流
化肥企業必須堅持成本領先戰略,實施一體化發展模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從而實現長久可持續的發展。
2.優化產品結構成為必然選擇
越來越多的化肥生產企業向產品差異化方面發展,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
3.企業發展模式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化肥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加速融合、雙向進入,從單一生產、流通型向生產經營型、服務型轉變。
4.建立科學合理的市場準入和淘汰機制,提供及時的化工資訊
完成以上幾個方面的話相信,化肥化工等農用化學品行業將會有不錯的發展。期待著化肥行業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