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渤海地區下水煤炭交易價格仍然處于高位,沒有出現下降趨勢。具體煤炭價格方面,5月25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綜合平均價為832元,連續第10周保持上漲,整體漲幅達65元/噸,預計本周仍會出現小幅上調;目前,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平倉價為835元/噸,比5月初增加了15元/噸,并仍保持增長態勢。
筆者認為,3月下旬至今,經濟企穩向好、高耗能行業快速釋放,大秦線為期一個月的檢修、煤車調進減少以及國內越來越嚴峻的“缺電”形勢等等,共同提振了市場對動力煤供求及其價格上漲的預期。另外,近期關于部分地區即將上調上網電價的消息也激發了沿海地區采購煤炭的熱情;國內部分內陸省區限制煤炭出省措施,南方一些地方煤炭資源枯竭、外調量提高等等增加了沿海甚至中部消費地區對環渤海地區煤炭資源的需求;而秦皇島、唐山等主要發煤港口煤炭庫存恢復速度緩慢、庫存水平繼續偏低、到港船舶居高不下等等,也是北方港口市場動力煤價格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5月初時,一些煤炭專家預測煤價在5月底可能走穩,甚至小幅下跌,但隨著煤炭市場形勢的變化,西南地區水電運行不好、火電壓力加大,部分地區“電荒”開始大范圍蔓延,國家擬上調部分省市上網電價的消息傳出,增加了市場對港口的煤炭需求,預計煤價可能隨電價一起上調,我國沿海動力煤市場交易空前活躍,煤炭價格漲勢絲毫不減。
進入5月份,環渤海動力煤交易價格仍處于高位,筆者分析還有其他原因推動煤價走高:
一是,主要煤炭發運港口庫存水平的中低位,增加了對市場煤炭的采購難度,推高了市場煤炭交易價格;盡管大秦線運輸已經恢復,且運量提高,但到港船舶卻是有增無減,煤炭下水增加造成發運港庫存增長緩慢。截止5月29日,秦皇島港庫存已由4月30日的490萬噸升至577萬噸,一共增加了87萬噸,其中上半月庫存日均增加6.8萬噸,下半月由于到港船舶增多、下水量提高,庫存竟然日均下降了0.85萬噸。
二是,五大電力集團和一些地方電力集團旗下、最近幾年新投產的中小火電廠訂購的重點合同煤少一些,市場采購數量較多,因此,對市場煤的依賴性增強。
三是,有的大型煤炭運銷單位嚴格控制計劃煤(重點合同煤炭)的發運數量,相對增加市場煤的進港數量,進行現貨交易,造成煤炭奇貨可居,市場交易煤價格居高不下。
四、國內部分地區“電荒”帶來的煤炭消費增加。近期,在電力消費的相對淡季時期,國內包括浙江、廣東等多個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電力緊張現象,這種狀況提高了市場對電煤消費增長的預期,也增強了近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供求的活躍程度,造成了煤價的持續上漲。
此外,煤炭航運價格繼續小幅回升,秦皇島港煤炭海上運價繼續小幅回升。從5月20日開始,秦皇島港至上海、張家港、廣州港方向的大型船舶煤炭航運價格出現止跌回升,呈現增勢。截至5月29日,秦皇島煤炭網價格頻道數據顯示,2萬-3萬噸船舶的煤炭運價,秦皇島港至上海、寧波航線由50元/噸升至55元/噸左右;秦皇島至廣州航線的運價由82元/噸左右升至86元/噸。
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連續暴跌影響,環球煤炭發布的三大國際動力煤價格指數整體大幅下跌。亞洲國際動力煤的基準價格、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NEWC動力煤價格指數下跌3.97美元/噸至118.74美元/噸,降幅達3.24%,這也是自2010年12月17日以來首次跌破120美元/噸水平。南非理查德港RB指數下降2.73美元/噸至121.12美元/噸,降幅為2.20%。
與此同時,國內煤炭價格連漲10周漲幅再次擴大。根據國內煤價大幅上漲,北方港口錨地船等貨時間延長、滯期費較高以及國際煤價小幅回調等實際情況,很多用戶尤其廣東用戶開始增加了煤炭進口數量,尤其增加了運距較近的東南亞國家:印尼、菲律賓等國煤炭;而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近期國內用電量也呈現攀升趨勢,考慮到進口煤炭比國內煤炭熱值高、發電效能好,且國內煤價不斷上漲,一些沿海電廠近期采購方向再次調整,重新開始從海外進口煤炭,以實現“兩條腿走路”。
展望未來煤炭需求,我國已處于重化工為特點的工業化中期階段向后工業化階段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仍將加速發展,必將帶動用電量的持續增加。從電力需求的增長速度來看,“十二五”開局之年,用電量增長旺盛,印證了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去年四季度節能減排的約束作用抑制高耗能行業的用電需求,今年上半年這部分產能加速釋放;南方部分省市將繼續面臨電煤階段性、結構性緊張;即將進入夏季,“迎峰度夏”煤炭儲備力度將加大,沿海地區需求仍將提高,煤價將繼續維持高位。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