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老百姓最常見的肥料品種就是碳銨、尿素、過磷酸鈣等等,價格高高在上的幾乎都是進口尿素、進口鉀肥、進口二銨、進口復合肥等。10年后,國外更多品牌的化肥紛紛涌入,同時我國的自主品牌雨后春筍般相繼崛起、異軍突起,名牌產品數不勝數,中國農民可供選擇的肥料品種引來世人無數艷羨的目光。就看看尿素,有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之分,有多肽尿素、雙酶尿素、SODm尿素、聚能網尿素、樹酯包衣尿素等數十種,復合肥的品種更是不勝列舉,令人眼花繚亂,新概念新名詞層出不窮。
10年前,批評家曾斷言,中國為擠入這個精英俱樂部,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也有專家警告說:中國承諾降低關稅,并向外國公司開放國民經濟的一系列領域。在農業和汽車行業,將有數千萬人丟掉飯碗,本土品牌將在國際企業巨頭的擠壓下徹底消失。如今我們意識到,這種擔心純粹是杞人憂天,正如俄刊所載:“2011年,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市場上,中國公司都遠比10年前要自信。中國加入世貿所取得的輝煌,要歸功于良好的宏觀經濟形勢與國家對本國企業的大力扶持,而且乍看上去,這些支持措施與世貿組織的原則并不抵觸。”
中國在入世談判上耗費了15年光陰,顯然時光沒有虛擲,我們成功地為一系列行業贏得了過渡期,尤其是金融、農業和汽車工業的市場化直到2005年以后才逐漸放開。2006年12月11日,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開放化肥批發零售市場,這是繼2004年中國的農藥和農膜市場分銷對外商投資企業開放后的再一次開放,當時的化肥市場恐懼心理頗盛,農資人直呼“狼來了”。
閱讀《朱镕基講話實錄》,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年中國化肥市場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1999年11月15日上午,朱镕基總理率領錢其琛、吳儀,再次會見了美國政府代表團。在談判期間,美方提出額外要求:要求取消化肥專營權的問題。美方代表說:“這是個非常大的產業,與糧食的政治影響力一樣大,情況就是如此。”朱镕基:“反傾銷條款也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問題,我們這樣尊重克林頓總統,難道你就不能尊重我一下?”美方代表:“我們已經把音像給了你們!”朱镕基:“我們已經把農業給了你們!”美方代表:“我坐在這里真是不知所措。我們的人要討論一下,否則無法作出這個承諾。”隨后在請求了克林頓之后,美方就爭議話題與中國政府達成一致意見,當天下午3:50,雙方簽署了《中美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中國金融、農業、汽車工業包括化肥界,應該深深感謝朱總理的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深深感謝這五年的過渡期,因為西方如今才意識到,這五六年時間堪稱關鍵之年。
中國石化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化學工業產值達5.23萬億元,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全行業有20多種大宗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純堿、燒堿、硫酸、電石、農藥等排名世界第一。入世十周年,碩果累累。人們最擔心的農業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也未造成農民收入的下降,對此,我國化肥界同樣功不可沒。入世十年來,在市場開放的同時,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取消了農業稅,實施了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最低收購價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初步建立了以價格支持為基礎,農業補貼為主題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受益于此,糧食連續8年增產,十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7%。
化肥外企的進入,人們沒有遭遇臆想中的與狼共舞,也未曾看見預計到的洪水猛獸,相反這些老牌外企的健康操作給我們中國的農資企業帶來不少的成功經驗。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中國作為經濟轉型國家,將在加入世貿組織15年后,即2016年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我們有理由相信屆時中國的化肥市場將更加自信、更加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