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7年的探索與嘗試,測土配方工程在2012年顯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氣勢,但肥料企業是否把配方肥當作創新的方向,是配方肥能否真正實現市場化推廣的關鍵。從農業部及多省區農業廳透露的信息來看,這項工程將告別原來試點推廣、區域企業供應的“游擊戰”時期。
首先是財政累計投入的49億元,為該項工程鋪底推廣予以巨大支持。7年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1億畝以上,受益農戶達1.6億戶。
其次是農業部門進行了艱苦的觀念推廣和技術培訓。
第三是以區域性的中小企業首先參與的配方肥招標、生產、供應的嘗試性工作,為大型企業整體進入提供了一定的經驗。
第四是面向全國的肥料大配方陸續推出。預計在未來兩年里,根據各省市自治區的土壤檢測數據、耕作制度、灌溉條件、氣候特點等綜合因素,中國農業大學組織專家就能夠推出能滿足全國作物區域生產的30個專用肥大配方,涉及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果樹等各類大宗經濟作物。去年9月推出了首批冬小麥全國4 個區域的6個大配方及施肥建議后,10月又推出了油菜、蘋果、蔬菜果菜和大蒜專用配方肥。
但7年的時間,配方肥只得到了一部分生產企業的關注。企業對配方肥這個市場新熱點的接受程度有限,實踐熱情也不是很高。配方肥在肥料生產企業層面受到冷遇是個事實。所幸,2012年3月底農業部推出的百家配方肥試點企業,引發了肥料行業對配方肥的更多關注與研究。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記者采訪了多省區土肥站和農技推廣站。他們對配方肥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對其今后的出路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歸納起來主要是四個方面:一,誰是配方肥的生產主體?二,究竟需要補貼多少?三,標準缺失怎么辦?四,誰來承擔相關的技術服務?
近幾年,肥料企業一直在進行肥料產品的創新,緩控釋肥、水溶性肥、生物有機肥、葉面肥等等新型產品都成為企業創新的熱點。而這些肥料產品的創新還都是在沒有國家資助、農業部門全力推進的基礎上,完全由企業主導進行的。企業希望通過不斷推出高科技含量的肥料新品種,開發和引導潛在的市場需求。真正的創新型企業,正是通過創新加強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從而獲得高額的市場回報。配方肥具有這樣的市場潛力嗎?
從國家對測土配方工程投入的財力支持來看,從農業部對測土配方工程的重視程度來看,從減少肥料使用量提升肥料使用效率來看,配方肥是應該有巨大市場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