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按鐵道部《關于明確農用化肥鐵路運價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鐵運函〔2004〕364號)第二條“各類線路化肥運價”執行的化肥運價率每噸公里由“0.0726元”調整為“0.0826元”;其他國鐵營業線和國鐵控股合資鐵路化肥運價,現執行每噸公里0.0726元的,調整為0.0826元。每噸化肥每千公里運費上漲10元,此番調整幅度與普通貨運價漲幅一致,整車貨物每噸公里0.1271元,而化肥運價每噸公里為0.0826元,與普通貨運價格相比,優惠35%,低于調整前38%的優惠水平。在我國,農用化肥享受鐵路優惠運價制度,鐵道部按照《關于明確農用化肥鐵路運價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的2號運價執行收費標準,行業內出稱之為“2號”運價。
歷年來,由于化肥在糧食生產中的的特殊性,無論從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上,化肥均享有一定的優惠。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現在,這些優惠在市場進程中逐步成為牽絆其發展的“雞肋”。企業在“優惠”的保護下,車皮審核難度較大、節能減排首選化肥企業、計劃內原料配額難到位,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讓企業倍感壓力。2012年以來針對放開化肥運價優惠的聲音不絕于耳,其中我國中東部地區企業對于這一提議全面支持,一方面,隨著運費的放開,周邊資源流入量會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公平待遇下,車皮審批將相對容易;但西部以及周邊偏遠地區表示壓力較大,因當地需求有限,區域間資源流通性將有所下滑,且大部分流通環節的企業對于運費上漲的問題較為敏感,反對聲為主。
從農資的角度來看,運費的上漲,將直接作用于農民,用肥成本的上漲又將直接作用于糧食。年初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鐵道部運輸局召集部分大企業和相關協會征詢意見,其中提及運費的上漲可以通過直補返還給農民。本身在這一問題上,補貼企業有悖于市場經濟法則,備受爭議。轉移補貼對象將緩解企業的輿論壓力,有利于化肥行業的健康發展,但前期是農資產品直補農民一定到執行到位。
據卓創資訊統計顯示,自1997年以來,鐵道部修正運費價格11次,其中3次專門針對化肥運輸價格調整,其中此次化肥運費上調幅度為13.7%,略低于2009年7月1日上調14.9%的幅度,但依然對農用化肥免征鐵路建設基金。從這一角度來看,調整的幅度依然溫和。
在企業高呼化肥市場化的同時,我們不妨在審視一下這個行業的優惠,盡管資源稅改革逐步深入,但化肥生產用電和天然氣繼續實行價格優惠,另外農用化肥免收增值稅,作為銷售領域的優惠措施,在這些背景下,化肥運費的問題變得相當渺小。化肥行業在完全市場化中才能健康發展是必然,但長期在溫室中的化肥,在保護傘撤出后能否經得起風雨,仍值得業內深思,卓創預計鐵路運費優惠取消仍將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