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藥
山東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最近,某媒體質疑蔬菜主產區山東壽光農藥殘留過量。山東農藥殘留監管真的失控了嗎?
實際上,山東的農資監管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近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農業廳獲悉,山東近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去年蔬菜農藥殘留抽檢平均合格率達到98.2%。
省農業廳副廳長劉芳原告訴導報記者,去年以來,山東推廣了“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農藥經營登記備案”兩項創新制度,目前已覆蓋所有農業縣。導報記者近日從乳山、壽光、沂水、滕州、廣饒等農業生產大縣和蔬菜主產區實地采訪獲悉,這些縣市已全面禁售高毒農藥。
在壽光,如果農戶或者經銷商被發現經營、使用國家規定的高毒農藥,將會按照公共投毒罪處以行政處罰。
一直以來,山東乃至全國都缺乏統一的農業投入品使用標準和規范,造成市場混亂。在這一背景下,乳山2008年在山東率先實行農業投入品登記備案制度。乳山市農業局局長譚先志告訴導報記者,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要從源頭著手,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乳山的登記備案模式,從去年起推廣普及到全省各農業縣。進入乳山、壽光、滕州等地的所有農藥、化肥、種子都必須經過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逐一審查,對于符合準入條件的進行登記備案,并在瓶體上加貼準入識別標簽,不符合準入條件的拒絕進入當地農業市場。
截至目前,在壽光取得登記備案的農藥品種達4600多個,肥料產品1000多個。壽光市農業局局長楊圍田介紹說,“從源頭上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是解決農藥殘留問題的有效措施。”壽光市的蔬菜種植基地和農戶都在政府引導下選擇農業投入品。
省農業廳今年7月份對全省農業經營管理的檢查情況顯示,95%以上的農藥經營店已經步入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農業部已開始將“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農藥經營登記備案”兩項制度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