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11月11日在山東濰坊落下帷幕,此次會議由200多家企業及上萬名經銷商參加。本次會議在行情低迷、走勢迷茫時召開,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受國際市場影響,今年國內的
磷肥出口大幅下滑,且國際市場低廉的價格對國內磷肥出口產生的巨大的影響,2011年
二銨出口401萬噸,而2012年1-9月份出口量僅為270萬噸,即使10月份有提前報關的出口量,但出口總量與去年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加之國內備肥需求日益下滑,經銷商拿貨延遲,使國內大量產能無法釋放,一半以上的企業停車限產,整個行業面臨寒冬。出口期結束后部分廠家由于出口訂單的減少產生大量的庫存,還有的企業雖然后期接到出口訂單,但出口期已經結束,如果繼續執行訂單將要面臨高額的出口關稅,不得不放棄訂單,企業損失較大。對于企業所面臨的困境,企業要求調整出口關稅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次會議上發改委經貿司吳君揚處長也透露后期的關稅政策將進行微調,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見進行磋商,但總體框架不會有大的變動。雖發改委未對后期的關稅政策有明確的說明,但會議期間關于關稅政策調整的方案傳聞也越來越多,可見整個行業對關稅調整的關注度較高。關于明年的關稅政策,市場傳聞將由淡季時7%的關稅下調至2%,而
一銨基準價由今年的2900元/噸上漲至3000元/噸,二銨基準價由3400元/噸上漲至3700元/噸,出口窗口期暫不調整。從此傳聞來看,出口關稅的降低或將給疲軟的出口市場帶來利好支撐,但國際市場的價格仍將影響著國內磷肥的出口,從企業成本來看,今年出口期時原材料還處于高位,但國際價格較低,企業出口的利潤較小,加之沙特產能的擴張對中國出口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降低關稅可使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利潤。雖然目前大家都在對出口關稅翹首以待,但在正式的文件未出臺前一切傳聞皆存變數,國家報批仍需時間,磷復肥會議已為蕭條的市場拔開迷霧,因此正式的文件仍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