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開的湖北省生物農藥發展論壇上,湖北作為生物農藥技術的引領者,其生物農藥在全省農藥市場的份額卻僅為4%—5%,企業普遍遭遇利潤薄、市場推廣難的難題。
“不夸張地說,生物(wu)農藥現在是一個微利行業(ye)。”天惠生物(wu)集團(tuan)董事(shi)長唐宏泉透露,生物(wu)農藥在湖(hu)北市場推廣緩慢,從上世(shi)紀60年代推廣至今,市場占比僅為4%—5%。
而與之(zhi)相對應的(de)是(shi),我(wo)省(sheng)生物(wu)農藥研(yan)發技術引(yin)領全國。湖(hu)北(bei)省(sheng)植保(bao)站的(de)一位負責(ze)人表示,生物(wu)農藥采(cai)用(yong)生物(wu)發酵而成,其作用(yong)不僅僅是(shi)減(jian)少(shao)(shao)農藥殘(can)留,同(tong)時還(huan)能改善(shan)生態環(huan)境,減(jian)少(shao)(shao)對水、土(tu)的(de)污染。
但為何叫好不(bu)叫座?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you)限公司(si)副總經理張廣倫(lun)認為,和化(hua)學(xue)農藥相(xiang)比,生物農藥效果較慢、價(jia)格略(lve)高,而且對使用時機、方式、用量都有(you)更高要求,在(zai)應用層面不(bu)能(neng)得到老百姓(xing)的(de)普遍接(jie)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