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調的消息,使不少業內人士一改此前對化肥后市的悲觀預期。一些煤頭化肥企業甚至已經調整了此前制定的邊產邊銷、壓低庫存的經營策略,刻意減量或停止銷售,以期化肥價格大幅上揚時賣個好價錢,取得好收益。但筆者以為,這些企業的做法不可取,業內的想法很可能是一廂情愿。
首先,天然氣屬政府定價商品,價格調整必須履行規定程序并報批后才能實施。所以,天然氣價格的大面積上漲不會那么快到來,漲幅也不一定會像想象中那么大。
煤頭企業之所以敢于囤貨待價而沽,是考慮到一旦天然氣價格上漲,國內氣頭化肥企業面臨巨大經營壓力。由于目前氣頭尿素產能占全國尿素總產能20%左右,一旦氣頭化肥企業生產受到影響,化肥供應必然趨緊,推動價格上揚,屆時企業再出售化肥,就會獲得更大收益。但是,天然氣價如果短期內沒有大幅上漲,煤頭化肥企業再“賭氣”博漲,必輸無疑。
其次,煤價企穩與鐵路運費上調對化肥價格上漲支撐作用有限。有關鐵路及煤價將要上漲的消息早在去年年底就已有耳聞。一些企業甚至提前將化肥調運至目標市場,等鐵路運價上調后,紛紛以就近銷售為主。因此,鐵路貨運價格上調,對化肥價格的影響十分有限。至于煤價,目前還只是止跌企穩,并未上揚,并不能對化肥價格形成強支撐。
再次,供大于求使化肥價格難以大幅上揚。我國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等主打品種產能過剩普遍超過30%,成為制約化肥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春耕期間,全國化肥總供應量3420萬噸(折純,下同),需求量3050萬噸,供大于求370萬噸,同比增加140萬噸。近期,在春耕生產由南向北展開之際,各地化肥價格不漲反跌就足以說明,目前國內化肥已經嚴重供大于求,化肥價格后期又如何會大幅上漲呢?
最后,出口收緊保障國內供應打壓化肥價格。為確保春耕生產用肥及化肥價格穩定,2月5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下發《關于做好2013年春耕化肥供應工作的通知》,除提出加強鐵路運輸、保障化肥生產、做好淡季商業儲備外,特別強調:各地海關要嚴格執行2013年化肥出口關稅政策,在淡季低關稅出口窗口期之外,不允許任何企業以任何名義將化肥產品按照低關稅報關出口;各化肥行業協會及相關企業發現在春耕用肥期尚未結束即提前向港口集運化肥現象的,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不難看出,《通知》明顯收緊了化肥出口,部分企業欲借助國際市場炒高國內化肥價格的愿望也將因此落空。
因此,化肥企業不可囤貨待價而沽,而應繼續堅持邊產邊銷、壓低庫存的正確做法,盡量多產多銷化肥,使自己獲得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