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多的是土地,缺的是技術。開展‘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以來,縣土肥站主動上門,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采土、測土、配方、施肥方式的一攬子服務,還為我們引進了優質配方肥,幫助我們提高生產率和農業科技含量。短短的幾年合作,使得我們的糧食產量明顯提高,作物品質明顯改善。現在,我們合作社生產的優質大米已經走進北京各大超市。”每當提起測土配方施肥,遼寧會懷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會懷總是贊不絕口。
從2005年國家啟動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來,農業部堅持“試點啟動、穩步擴展、全面普及”的發展思路,由外延擴展到內涵提升。8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像于會懷一樣,對測土配方施肥帶來的綜合效益有了切身體會。從去年開始,農業部決定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重心轉移到配方肥推廣應用上來,在“鞏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推動測土配方施肥向配肥施肥環節深化,向園藝作物拓展,向改進施肥方式延伸。這標志著我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為農業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這下可找到放心的肥料了。”河南開封縣城樓鎮農民蘇洪禮告訴記者,他從前年開始用小麥專用配方肥,以前每畝地要用3袋尿素,現在3畝地用4袋配方肥就夠了,只需要500元的肥料錢。使用配方肥以來,小麥畝產從800多斤增加到1000多斤。“現在鎮里很多農民都在用小麥配方肥。”蘇洪禮說。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開封市農林局近年來開展了“配方肥料進萬家”活動。他們采取土壤肥料部門與專業媒體結合,搭建農民與農技推廣人員雙向交流平臺;與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結合,為農民提供按方配肥供肥服務;與科技帶頭人結合,推進配方肥進村入戶的“四方三結合”方式,促進配方肥推廣應用。受益于配方肥的農民說,配方肥讓自家的小麥長勢好、讓紅薯的味道更好、讓大蒜增產20%……
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省,2012年糧食總產達1127億斤,實現了連續9年增產、連續7年總產超千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穩定在千億斤以上。近年來,河南省緊緊圍繞持續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探索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實現了由試點到普及、由單一糧食作物向糧經作物并重的轉變。據河南省土肥站站長王俊忠介紹,農企合作和整建制創建等工作機制,極大地促進了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8年來,全省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19億畝,總節肥70.6萬噸(折純),總節本增效283.05億元。
江蘇省近年來全面推廣“統一測配、定向生產、連鎖供應、指導服務”的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五個一”技術服務模式,即縣有一個耕地資源信息管理與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鄉(鎮)有一幅施肥分區圖、村有一張施肥推薦表、戶有一份施肥建議卡、供肥網點一次性供齊肥料,實行區域配方配肥與地塊配方配肥相結合,引導企業按方生產,指導農民按方施肥。江蘇省耕地質量保護站站長徐茂介紹,2012年,全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達6500萬畝次,配方肥施用量達60萬噸(折純),占基施化肥用量的40%以上,實現了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雙增”、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雙節”、施肥結構和肥料產業結構“雙優”、科學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雙提”。
“站在全國糧食新的歷史起點上,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任務更加艱巨,迫切需要推廣科學施肥技術,為農業穩定增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強調,要認真分析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在深化認識、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有效模式機制,力求更大發展。
搭建鞏固農企合作平臺,強力助推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
3月27日,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代表農業部門、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代表全國農企合作企業,共同簽訂了《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明確了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的目標任務、主要工作和責任義務。它的簽訂,標志著2013年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行動正式啟動。
2012年,在中央財政支持下,農業部依托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啟動實施了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試點工作,著手打通測土配方施肥中配肥、施肥等薄弱環節。一年來,通過農業部門和肥料企業的共同努力,配方肥推廣應用面積和數量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各地也探索建立了許多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的推廣模式和工作機制,為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打下了堅實基礎。
配方肥推廣應用涉及農業部門、肥料企業和農民三個主體。去年,農業部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試點工作,采取“百企連百縣”的方式,認定中化化肥、山東金正大、安徽司爾特等100家大中型肥料企業為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試點企業,與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100個示范縣(場)進行產需對接;各級農業部門采取“一對一”的方式,組織農企合作企業與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1000個示范鄉鎮、1萬個示范村對接,做到每個縣(場)、示范鄉鎮和示范村都有明確的工作方案、推廣模式和配方肥企業,初步形成了農業部門科學提供肥料配方、肥料企業嚴格按方生產、肥料經銷網點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方案供應、農民憑施肥建議卡施用配方肥的良好格局。
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找準了配方肥“應用難”的問題所在,抓住了“如何推廣”的關鍵環節,以配方肥生產供應和推廣應用為紐帶,構建了農業部門、肥料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互動平臺,強力助推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據統計,2012年,全國有831家肥料企業參與了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工作,配方肥推廣面積5億多畝;全國100個整建制推進示范縣配方肥用量占基施化肥比例60%以上,1000個示范鄉鎮、1萬個示范村基本實現了轄區內耕地土壤類型、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
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是一個新鮮事物,在實踐中,各地探索建立了包括肥料配方發布、配方肥推廣服務、配方肥產品追溯、工作績效考評等許多有效的工作機制。吉林、廣東、陜西等地農業部門在取土化驗、田間試驗、配方研制的基礎上,將區域和作物相近、相似的肥料配方歸類合并,形成適應較大區域的“大配方”,為肥料企業批量生產供應配方肥提供便利。遼寧、湖北、湖南等地農業部門把配方肥經銷網點作為配方肥宣傳推廣的重要陣地,實行統一授牌掛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并在基層經銷網點配備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觸摸屏),方便農民查詢測土配方信息和作物施肥方案,提高經銷網點技術服務水平。內蒙古、廣西、新疆等地農業部門加強對配方肥生產銷售的監督檢查,要求肥料生產企業、經銷網點建立健全配方肥生產、入庫和銷售臺賬(電子檔案),做到了配方肥數量統計和質量的可追溯。
今年是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的深化年。農業部確定了北京市房山區等100個縣(市、旗、區、場)為2013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示范縣,確定北京綠得利工貿公司等近200家企業為2013年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企業,并要求各級農業部門建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工作績效考核制度。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配方肥的巨大市場潛力,積極與農業部門加強溝通,在土肥系統的科技支撐下,共同研發適銷對路的配方肥,推動新型肥料的研發與升級換代。
“隨著環保觀念深入人心,配方肥推廣的前景將越來越廣,最終的市場和產品是配方肥,這也是符合國家產業前景的必然選擇。”安徽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國清對測土配方施肥的發展十分看好。
多方攜手凝聚共識,合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為了讓農民從認知、認可配方肥到主動購買使用,8年來,各地、各相關部門凝心聚力,投注了大量精力,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種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有效模式。農企合力推進模式,由農業部門負責制定肥料配方和指導服務,肥料企業負責配方肥生產,經銷網點負責配方肥銷售,這種類似“中成藥”的推廣方式,結合了農業部門公益職能和企業經營行為兩方面優勢;定點供銷服務模式,通過篩選認定測土配方施肥定點供應服務網點,引導服務網點裝備智能化配肥設備,為農民提供現配現混服務,以“中草藥代煎”的方式引導農民選用配方肥;農化服務組織帶動模式,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載體,建立專業化農化服務組織,通過為農民提供測土、配方、供肥、施用的“四統一”農化服務,充分發揮農化服務組織的科學施肥技術優勢,帶動了配方肥進村入戶、施用到田。
河北省是農機大省,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05億千瓦。該省發揮農機優勢,以完善施肥社會化服務為手段,開展機械化統配統施,推動關鍵技術措施落實,改變撒施表施、大水大肥等粗放施肥方式。2012年,全省夏玉米機械化施肥面積達到3500萬畝,占適宜面積95%,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種糧大戶于會懷也對記者說:“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農業機械的配套結合,使合作社的玉米畝產要比其他田塊多出50多公斤。”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過程本身就是在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2009年,北京市對北運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源進行治理,推廣“測土配方、低碳減排”治理技術240萬畝,在確保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平均每畝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2公斤,累計減少化肥施用量4800噸。據統計,2012年全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不合理施肥150多萬噸,相當于節約燃煤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00萬噸。
日前,農業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意見》,與財政部聯合制訂了2013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農業部印發了2013年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實施方案。這三個文件分別從政策、項目和措施三個層次,為今年的配方肥推廣工作指明了路子。特別是三部局印發的《關于加快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意見》,規范了配方肥制定與發布機制,提出擴大配方肥生產供應的具體措施,明確了強化配方肥推廣服務的要求,出臺了加強配方肥監督管理的政策措施,使農企合作企業全方位、多形式參與配方肥生產供應與農化服務有了明確的政策依據。江蘇蘇農農資連鎖集團副總經理張金貴告訴記者,意見為企業嘗試推廣現場智能配肥掃除了顧慮,企業將努力讓農民在家門口隨時買到配方肥。
黨的十八大之后,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更加明確,迫切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減輕農業污染;農業農村深化變革的趨勢更加明顯,迫切需要創新推廣方式,打通配方肥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為此,農業部提出今年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要以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為抓手,強化配方肥應用和施肥方式改進,力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要達到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的60%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積要達到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25%以上,施用純量達到700萬噸以上。
一開春,河南省測土配方施肥科技帶頭人高旺根感覺特別忙。“一天能接四五個電話。”高旺根說,“訂的都是花生專用配方肥,一個電話就訂七八袋,現在每天送貨都忙不過來。”(鐘欣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