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行業格局、加上多起地下水污染事件的曝光,政府加大了對草甘膦行業的環保核查。大智慧通訊社采訪的數個草甘膦企業均表示稱,目前面臨的環保壓力“非常大”。
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山東濱農”)一位閆姓工作人員告訴大智慧通訊社,當地草甘膦企業目前面臨的環保壓力非常大,而那些非法生產的企業尤為承壓,“目前停產企業較多,短期內復工可能性也很小”。
“這次環保核查都拿上市公司開刀了,所以力度還是很大的。雖然較之于中小企業來說,上市公司在環保這一塊上做的相對較好,但他們的量大,占整個市場的80%以上。”該山東濱農內部人士說。
此前,有市場傳聞稱,新安股份(15.70,0.70,4.67%)(600596)一工廠廠長因環保問題被抓。而新安股份則公告說,與公司有倉儲業務的某公司(新安股份部分化工產品的中間體倉儲公司)涉嫌環境污染事件正接受公安部門的調查,公司下屬一工廠與該公司進行倉儲業務來往的兩名人員就該事件接受公安部門的協助調查。
和閆先生一樣,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濰坊農藥廠商同樣表示,目前山東的環保核查力度還是很大。
“有些生產廠家的農藥登記證如果是借的,或者建設不合理的,那么在這次環保核查中是可能要停產的,據說一些廠家正在被調查中,因此行業的開工率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他說。
而廣西桂林的一位草甘膦生產商則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環保核查對當地的草甘膦生產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對于環保達標的企業來說這反而是利好消息,因為“貨物更緊俏好賣了”。
據生意社統計數據顯示,在2月份的時候,草甘膦穩定開工企業尚有25-26家,而受環保壓力被迫停產和設備檢修等因素影響,目前穩定開工企業降至17家左右。
“現在已有14%約7萬噸產能停產了,其中浙江地區約5萬噸、湖南衡陽地區約2萬噸,企業也無復產跡象。預計8月份后草甘膦總體產能會下降20%左右。”生意社化工分社草甘膦分析師孫明明表示,“6月我國草甘膦產量為5.08萬噸,環比下滑4%,預計7月將繼續下滑。”
申銀萬國[微博]7月23日研報稱,此次環保核查標準偏嚴,若執行嚴格,預計將提升草甘膦行業邊際成本2,000-3,000元/噸,目前行業總體趨勢向好。
2008年,四川地震導致草甘膦原料黃磷價格大幅上漲,帶動草甘膦價格飆升,當時草甘膦最高價在10萬-12萬元/噸左右。草甘膦的低門檻、高價位使得企業紛紛投入生產,產能急劇擴張,市場由供不應求轉化為供過于求。供求關系轉變后,草甘膦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調,2009年下半年,草甘膦價格觸及1.7萬-1.9萬元/噸的價格低位。
2011年三季度起,草甘膦行業又開始景氣回升。隨著行業回暖,開工企業數量上升,為避免再次出現過度投資、行業產能無序擴張的局面,政府從去年8月開始將草甘膦行業納入重點核查對象。而今年春節之后,山東濰坊地區發生的一些地下水污染事件則更是讓環保審查這一政策得以持續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