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十項防止大氣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強重點行業的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新增產能;到2017年把煤炭在能源中的消費比例降到65%以內;提高環保準入力度,嚴控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兩高”行業項目等等。
最近筆者走訪了幾家工廠,真實地感受到了環保對工廠的壓力,也感受到了政府環保部門在動真格的了:環保措施沒有達標,項目沒有人敢簽字驗收;整改不到位,沒人敢復產。由此可見,隨著中國對環保重視程度的提高,可能會有大批化肥企業倒在環保的問題上,也會引發氮肥行業的洗牌和布局的調整,近期對氮肥的價格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煤價將會繼續在低位徘徊,氮肥企業的原料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到2017年把煤炭在總能源中的消費比例降到65%以下,北京明確到2015年,煤炭消耗量要下降1300萬噸。大氣污染的治理將加重煤炭行業的過剩,使煤炭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從而進一步降低氮肥企業的原料成本。
——加劇天然氣的緊張,氣頭氮肥企業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在天然氣整體供應偏緊的情況下,氣頭氮肥企業的原料供應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產量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氮肥新增產能會得到抑制,產業格局會進一步調整
除了在建的項目外,氮肥產能快速擴張的勢頭會得到抑制,預估到2015年后,尿素不會再有新增產能。目前新增尿素產能基本上都是在西北地區,西北地區是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環境對化肥行業的承載能力極其有限。《行動計劃》的出臺,給氮肥向資源地集中的行業大遷移帶來一定的阻力,西北地區的氮肥生產企業將面臨新的環保壓力。
——環保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
環保要求高必然會倒逼生產企業增加環保投入和運行成本。煤頭氮肥企業目前還是以固定床間隙氣化技術為主的工藝,設備投資少,運行穩定,但該工藝同先進的煤氣化技術相比,將產生更多的廢水、廢氣和粉塵,治理的手段也很有限。據筆者了解,環保部門已經不再批準新上固定床間隙氣化工藝項目。如果環保要求非常嚴格,不排除這部分產能有被淘汰的風險。一旦這部分產能被淘汰,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尿素產能過剩的現狀。
——加大工業尿素用量
國家對電廠脫硝電價有補貼,電廠雖然也上了脫硝裝置,但運行成本高,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很多電廠的脫硝裝置并不是長期在運行。隨著《行動計劃》的出臺,過去那種應付檢查的局面會得到根本的改變,從而會加大工業尿素的用量。
化肥調整和洗牌在所難免。 (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