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從四月份到現在,尿素的價格跟坐上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從1400塊一噸漲到1700塊現在又跌回1500塊銷量已經受了不小影響,國家接下來再把優惠政策一取消,生意更難做了。”最近出臺的一條新政讓長期從事化肥銷售的陳國定坐立不安——財政部8月11日發布消息稱,將自今年9月1日起對進口和銷售的化肥按13%的稅率征收增值稅。
新政推出后對河南省化肥行業將會產生哪些影響?8月12日,河南省石化協會秘書長蘇東接受《河南日報農村版·農資快遞》記者專訪時表示:“對于河南省化肥行業來說,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產業結構調整,順應國家化肥市場化的趨勢仍是當務之急,眼下發展電商平臺會是個很好的契機。”
“總體上來說,河南省單質肥企業實力雄厚,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而復合肥市場則狼煙四起,群雄爭霸,沒有哪家企業能一家獨大。”蘇東表示,化肥行業升級存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近年來化肥行業的價格管制已經放開,優惠政策的逐步取消,短期內勢必會帶來生產成本的增加,推動化肥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向下傳導。他表示無須過分擔心:“增值稅恢復后,國家會首先拿出一部分資金補貼化肥企業,以后會進一步補貼給農民,這項補貼應該會長期存在。”
另一個關鍵點就是,當前我省乃至全國面臨著化肥從供不應求轉為產能過剩,使用量大增但利用率不高。據官方數據,當前中國化肥、農藥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化肥的過度施用不僅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也造成了耕地質量下降、土壤板結、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從去年5月份開始,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限制化肥使用,即在確保肥料基數不變的前提下,減少1/3化肥用量,相應的增加1/3有機肥用量。從而使土壤改良、耕地修復、地力提升。這對于化肥企業發展也是一個沖擊,需要行業內部的一個適應過程。
蘇東特別指出,當前河南省化工行業的傳統銷售模式中存在銷售回扣、商業賄賂、三角債等問題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銷售成本同時也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擾亂了市場秩序。而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出現為化工企業產品采購與銷售搭建一個公開透明的交易平臺有效改善行業普遍存在的農資產品供應過剩、中間渠道長環節多、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但由于農資產品在配送和服務上具有特殊性,農資電商不可能脫離線下渠道,甚至不可能像某些消費品一樣被電商顛覆。因此,未來可能將會是一個多方合作共同探索最佳模式的過程。
“電商時代,農資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新機遇。電商正在大刀闊斧地改變商業生態,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或許能為我省化肥品牌營銷提供一個跨越式發展平臺。”采訪最后,蘇東表示對我省化肥企業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相信‘化工+互聯網’能碰撞出新的火花,為化肥市場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