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地冬后基數調查,結合歷史資料、水稻生產、區域布局特點以及未來天氣趨勢綜合分析,預計今年一代二化螟在全省大部稻區為5級(大發生)。具體預報如下:
一、發生程度
預計一代二化螟在鄂東、江漢平原、鄂北為5級(大發生),主要為害早稻和中稻秧田。鄂西北、鄂西南稻區為3級(中等發生),局部4級(偏重發生),主要為害中稻。
二、發生期
預計江漢平原中南部、鄂東南大部地區成蟲羽化盛期4月18日~5月8日,卵孵盛期4月29日~5月20日,發生期比去年早6~8天。鄂北稻區成蟲羽化盛期5月12日~5月21日,卵孵盛期5月14日~6月6日,發生期接近去年。
三、主要依據
(一)冬后殘蟲基數。
4月中下旬各地調查,大部分田塊越冬代冬后基數相比去年偏低5%以上,但是基數仍然較高,大部田塊畝殘蟲在1000頭以上,滿足大發生條件。江漢平原冬后每畝活蟲基數1720頭(枝江市)~13870頭(當陽市)。鄂東南冬后每畝活蟲基數1203頭(崇陽縣)~5221頭(嘉魚縣),其中陽新縣畝殘留蟲量0-2337頭,各類型田加權平均1520頭,比常年偏少26.3%,比去年偏少7.3%,鄂州市冬后基數每畝蟲量為5210頭,較去年同期相比低20%,較歷年同期相比高9.89%。鄂北冬后每畝活蟲基數650頭(曾都區)~8702頭(孝昌縣),其中隨縣二化螟活蟲密度180-2244頭,畝平殘蟲量1396頭,比去年同期少5%;襄州區畝平殘蟲量721.5頭。鄂西北冬后每畝活蟲基數1300頭(丹江口市)~3825頭(鄖西縣)。鄂西南基數較低。
越冬死亡率高于去年,平均7%(去年5.2%),幅度為0.6%(嘉魚縣)~22.6%(蘄春縣)。
(二)發育進度。
4月中下旬各地剝查活蟲發育進度。江漢平原:枝江4月12日剝查進度為幼蟲61.8%,預蛹0.8%,1-6級蛹分別為1.6%、7.3%、4.1%、9%、5.7%、8.9%、0.8%;當陽市4月20-21日共剝查226頭,其中幼蟲99頭、預蛹8頭、蛹101頭、蛹殼18頭;京山4月22日剝查81頭,其中幼蟲41頭,蛹40頭,其中1-6級蛹分別為:5頭、13頭、16頭、4頭、2頭和0頭;應城市4月19日共剝查134頭,其中幼蟲92頭,蛹40頭,蛹殼2個,化蛹率31.3%,羽化率1.5%;荊州4月19日剝查100頭,幼蟲35頭,蛹61頭,其中1-6級蛹分別為8頭、5頭、15頭、11頭、10頭和12頭,蛹殼4頭。鄂東:陽新4月19日剝查52頭,其中蛹15頭(化蛹率28.9%),幼蟲37頭, 4-7齡幼蟲分別為4頭、14頭、15頭和19頭。鄂州4月18日剝查65頭,幼蟲18.46%,化蛹率為78.46%,其中1-6級蛹分別占6.15%、13.85%、21.54%、10.76%、13.85%、12.31%,羽化率為3.08%。嘉魚4月20日剝查113頭,其中蛹63頭,幼蟲50頭,幼蟲中5-7齡幼蟲分別占21.2%、59.8%和18.8%。鄂北:云夢4月18日剝查65頭,發育進度為:幼蟲18.46%,化蛹率為78.46%,其中1-6級蛹分別占6.15%、13.85%、21.54%、10.76%、13.85%和12.31%,羽化率為3.08%;曾都區4月21日剝查50頭,幼蟲42頭,蛹8頭,化蛹率16%,其中5齡、6齡幼蟲分別占12%和72%,1-4級蛹分別占6%、6%、2%和2%。
(三)氣候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5月上中旬我省大部分地區氣溫、降水正常。天氣狀況對二化螟發生無明顯的抑制作用。
各地要因地制宜,切實做好螟蟲的“兩查兩定”工作,及時發布短期預報,分類指導田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