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第一大化肥生產國,氮肥和磷肥產能居世界之首,產能嚴重過剩。中國鉀肥生產能力居世界第四,但無法滿足國內需求,依然大量依賴進口。2017年,中國氮肥、磷肥產能分別為5740萬噸、2486萬噸。
氮肥
2013以來,中國國內市場氮肥供給不斷下滑,2017年降至4382萬噸,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從2013年到2017年,以尿素價格為例,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導致企業大面積虧損,致使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減少了市場供給量;另一方面,隨著氮肥行業各項優惠政策取消,生產成本出現上漲,但由于供應過剩較為嚴重,以及農業需求疲軟,氮肥市場一直表現不佳加速了落后產能的退出。我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國,2017年出口量達到669萬噸。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化肥行業投資前景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我國氮肥(fei)主要(yao)的(de)出(chu)(chu)口(kou)目(mu)的(de)地有:印(yin)度、美國、墨(mo)西(xi)哥、韓國等,其中(zhong)出(chu)(chu)口(kou)印(yin)度的(de)氮肥(fei)占比為(wei)(wei)16.1%,出(chu)(chu)口(kou)韓國的(de)氮肥(fei)占比為(wei)(wei)11.3%,出(chu)(chu)口(kou)墨(mo)西(xi)哥的(de)氮肥(fei)占比為(wei)(wei)10.1%。
磷肥
我(wo)國(guo)作(zuo)為(wei)目前世(shi)界上最(zui)大(da)的磷(lin)礦石(shi)生(sheng)產(chan)國(guo),10年(nian)來(lai),磷(lin)礦石(shi)產(chan)量(liang)一直呈增(zeng)(zeng)長(chang)態勢,豐富的原材料使我(wo)國(guo)成為(wei)最(zui)大(da)的磷(lin)肥生(sheng)產(chan)國(guo)和(he)出(chu)(chu)口(kou)國(guo)。2017年(nian)中國(guo)國(guo)內磷(lin)肥供給增(zeng)(zeng)加到(dao)2157萬噸(dun);我(wo)國(guo)磷(lin)肥需求量(liang)全球第一, 2017年(nian)中國(guo)磷(lin)肥需求量(liang)增(zeng)(zeng)長(chang)到(dao)1445萬噸(dun)。2000-2017年(nian),我(wo)國(guo)磷(lin)肥出(chu)(chu)口(kou)量(liang)由(you)133萬噸(dun)增(zeng)(zeng)加到(dao)484萬噸(dun)。
我國磷肥主要出口目的地有印度、韓國、巴基斯坦等國家。其中出口印度的磷肥占比達到30.1%,巴基斯坦占比15.2%,越南占比9.6%,泰國占比6.5%。
國內氮肥、磷肥過剩依然是行業發展的大問題,為了進一步擴大出口,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關于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取消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出口關稅,并適當下調三元復合肥出口關稅。與2016年度相比,2017年中國肥料出口關稅政策主要變化:
(1)取消尿素、氯化銨(an)等(deng)氮肥出口關稅(shui);
(2)取消(xiao)重(zhong)鈣(gai)、普鈣(gai)等磷(lin)肥出口關稅;
(3)取消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氮(dan)磷二元(yuan)肥等復合肥出口(kou)關稅;
(4)氮磷鉀三元(yuan)復合肥出口關稅從(cong)30%下調至20%;
(5)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出口關(guan)稅保持(chi)不變。
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ren)為(wei),新的(de)關稅政(zheng)策出(chu)臺,將在一定程度上緩(huan)解(jie)國內(nei)市場供需(xu)矛盾,避免眾多廠商之間(jian)的(de)惡(e)性競爭,但產難過剩的(de)問題難以(yi)在短(duan)期內(nei)解(jie)決(jue),廠商的(de)盈(ying)利水平(ping)仍(reng)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