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石油和化學行業經濟運行形勢良好
石化產(chan)品(pin)產(chan)量(liang)繼續增長
今年以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生產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產量增長較快的 主要有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甲醇、醋酸等部分有機化工產品,三酸兩堿等無機 化工原料及輪胎等橡膠制品。部分有機化工原料因新建裝置投產,產量增長較快。由 于揚巴及賽科大型乙烯裝置投產,上半年全國乙烯產量達349.8萬t,同比增長 10%;甲醇產量263.3萬t,同比增長24.1%;冰醋酸產量63.3萬t ,同比(bi)增(zeng)長 21.1%。
多數產品(pin)市場趨于供(gong)求平衡
上半年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銷售率98.45%,同比提高0.2%。多數 石油和化工產品趨于供求平衡,少數產品市場已呈供大于求狀況。國內油品市場上柴 油供應略為偏緊,汽油供應比較寬松,但總體基本平衡,沒有出現嚴重的短缺或緊張 現象。化肥因上半年天氣因素,銷售整體有所下滑,特別是磷酸二銨庫存較大。無機 酸、有機化工原料(liao)產銷率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石(shi)油消(xiao)費增速大(da)大(da)低于預期(qi),特別是汽油消(xiao)費量同比下降(jiang)1%。
原油及成品油庫存均比年初略有增加。從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 數據來看,截至6月底,原油庫存量比年初增加123.1萬t,增幅10.8%; 成品油庫存量比年初減少20.85萬(wan)t,增幅下降2.8%。
從價格來看,由于石油、煤炭、電力、運輸等各種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從年初 開始,大多數化工產品價格持續上揚,在3、4月份達到最高水平。近兩個月來,價 格呈現出高位盤整的態勢,市場波動加劇,不少產品價格出現下滑。5月份,146 種石油和化工產品中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的有117種;但環比下降的有78種 ,超過一半。6月份,化工產品價格整體繼續下滑,146種產品中價格比5月份下 降的有 70種,價格下行之勢逐步顯現。今年5月份,國內聚氯乙烯平均價格64 00元/t,比年初下降了20.7%.同比下降21.2%。6月份價格雖有所回 升,但也僅為6500元/t,仍低于去年同期。其他四類通用樹脂聚乙烯、聚丙烯 、聚苯乙烯和ABS樹脂價格雖然較去年同期有較大的上漲,但5、6月份來都出現 不同幅度的(de)回落(luo)。合成橡膠也(ye)出(chu)現類(lei)似的(de)情(qing)況(kuang)。
固定資(zi)產投資(zi)狀(zhuang)況
上半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565.2億元,同比增長3 6.5%。能源類產品的投資強度加大。電石、氯堿、甲醇等呈現投資過熱苗頭。其 中原油和天然氣開采完成投資534.4億元,同比增長 32.6%,煉油完成投 資134.1億元,同比增長56,7%。化肥完成投資142.5億元,同比增長 了69.0%。“三酸兩堿”的投資增長很快,增幅分別達到49.3%和 71. 8%。合成材料完成投資163.8億元,同比增長 48.1%。專用化學品投資 增長了81.0%,特別是環境污染治理化學品投資4.99億元,增長達138. 5%。無機鹽、油墨等行業(ye)投資分(fen)別下降29.9%和22.3%。
進(jin)出口格局與去年相近
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940.7億美元,同比增長3 0.1%,其中進口貿易額 670.8億美元,同比增長23.9%;出口貿易額 為269.9億美元,同比增長48.5%。累計貿易逆差達400.9億美元,同 比擴大11.4%。貿易逆差增長之勢比去年同期大為放緩,增幅下降44.7%, 但進出口的格(ge)局(ju)沒有發生大(da)的變化。
原油進口量繼續增長,但增速也明顯放慢。上半年我國進口原油6355.2萬 t,同比增長4.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5.2個百分點。進口貿易額216 .7億美元,同比增長42.9%。
由于國內外成品油價格相差較大,進口大幅縮減,出口增加。上半年全國進口成 品油1572.7萬t,同比下降20.9%。與此同時,汽油出口達到334.5 萬t,同比增長(chang)(chang)31.6%,柴油出口(kou)63.1萬t,增長(chang)(chang)了(le)143.7%。
主要進口產品合成樹脂、合成橡膠進口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1 4.4%和6.5%。主要出口產品無機化工原料、農藥、輪胎、膠鞋、染料、顏料 等產品,出口勢頭仍然很好。純堿出口86.1萬t,同比增長14.6%。液體燒 堿出口22.3萬t,同比增長 3.1倍。農藥出口22.8萬t,同比增長13 .8%出口(kou)輪胎外胎4435.0萬條,同比增(zeng)長54.2%。
化肥進口有所增長,出口則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國進口化肥(折純,下同)39 5.1萬t,同比增長13.2%;出口化肥90.7萬t,同比減少24.9%其 中出口尿素(實物量)99.0萬t,同比下降30.9%,可見國家出口征稅政策 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經濟效益保持增長(chang)勢頭
今年以來,石油和化學工業效益始終保持增長勢頭,其中重要因素應歸功于油價 高企。上半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801家,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 15273 .0億元,同比增長35.8%;實現工業增加值 4109.2億元,同比增長3 0.4%;實現銷售收入 14816.8億元,同比增長35.4%;實現利潤1 714.7億元,增長37.3%。與全國工業平均水平相比,分別高出 8.7% 、14.0%、7.9%和18.2%。
在行業發展的背后,也受到資源、能源漲價和產品價格下滑的困擾。上半年全行 業產品銷售成本增長了38.0%,高于產品銷售收入增幅2.6個百分點;銷售利 潤率為16.5%,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反映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產成品資金 達1176.9億元,同比增長25.5%,增幅同比上升24.1個百分點;應收 帳款1850.3億元,同比增長16.6%,增幅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虧損 企業虧損額214.0億元,同比增長365.9%。說明行業經濟效益開始下滑, 部(bu)分企業出現經營危機(ji)。
分行業來看,原油和天然氣開采受益于高油價而效益繼續大增,上半年實現利潤 1331.9億元,同比增長73.4%;煉油則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原油成本和國家 對成品油價格的管制,經濟效益嚴重下滑,上半年煉油虧損60.9億元,同比轉盈 為虧197.5億元。化學工業也受到成本快速上升的影響,內部各行業因承受能力 不同效益各異,6月份利潤增幅已大為下降,增長21.3%,增幅同比下降31. 5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價格向下趨勢逐漸顯現 6月份以來,全國石油和化工產品價格波動加劇,向 下趨勢逐漸顯現。在煤炭、電力等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全行業生產成本 增加,價格卻呈下滑之勢,應引起我們關注。其原因主要是房地產、汽車、建材、輕 紡等下游相關行業發展速(su)度放慢,需求(qiu)(qiu)增長(chang)減緩,部分(fen)化工產品已經(jing)供大于求(qiu)(qiu)。
在成本上升、價格下滑的兩頭擠壓下,消化承受能力比較弱的部分中小企業.會 趨于虧(kui)損,行業效益有下滑的危(wei)險。
高能耗產品發展過快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化工產品市場 升溫,使得一些高能耗產品投資大幅增加,尤其是煤炭、鹽等資源集中的中西部地區 ,純堿、燒堿、電石、聚氯乙烯、甲醇、黃磷等產品產能增長過快。
以甲醇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在建和擬建甲醇生產能力約1500萬t /a,加上現有生產能力500萬t/a,到2010年將達到2000萬t/a左 右。如果再加上處于前期規劃階段的項目,則生產能力將達到5000萬t/a以上 。而到2010年,包括用作燃料及建成1~2套甲醇制烯烴裝置,我國甲醇總的需 求量約1500萬t,這些項目一旦建成全部投產,將大大超過市場容納能力,過熱 的苗頭十分明顯。
據全國氯堿工業信息中心統計,目前國內176家主要氯堿企業產能合計達13 22萬t/a。至今年底,國內將有206萬t/a的氯堿裝置投產;明年,國內將 迎來新建、擴建裝置的投產高潮,預計新增產能261萬t/a;到2007年,還 會有99萬t/a的裝置投產,若規劃中的幾個大氯堿項目現在開始建設,2007 年投產規模將超過2006年。目前僅內蒙古就有超過200萬t/a的燒堿能力在 建或即將建設。
目前,國內電石、純堿、燒堿等產品供需關系已經呈現供過于求態勢,價格開始 走(zou)低,一(yi)旦新(xin)產能集中投產,形(xing)勢不容(rong)樂觀。
出口貿易遇到新困難 我國出口的化工產品不少是低附加值的傳統產品,主要 依靠價格低廉取勝。加入WTO以后,這些產品的低價大量出口,容易造成貿易摩擦 ,從而導致被反傾銷。產品被反傾銷后,多數企業不積極應對,造成課以高額傾銷稅 ,被迫退出市場。此外,不少國家以安全、環保等為由對我出口產品設置障礙,通過 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阻礙這些產品的出口。如無機鹽、膠鞋、農藥、有機中間 體等產品的出口就受到歐盟、美國的抵制。企業應盡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 1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競爭力,并(bing)進一步規范(fan)出口秩序。
下半年石化(hua)行(xing)業經濟增速將放緩
下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引導下,將繼續保持增長的局面 ,但增(zeng)速將趨(qu)緩,化工行業(ye)利潤增(zeng)幅也(ye)可能降(jiang)低,速度效(xiao)益逐步(bu)回(hui)歸到正常水平。
市場發生變化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逐步到位,房地產、電子電器、汽車、建材 等下游行業增速放慢,為這些行業配套的化工產品需求下降,加上某些行業產能增長 太快,造成聚氯乙烯、涂料、純堿、化學建材、膠粘劑等產品價格下跌,導致化工增 長速度將有所放慢。另外,受能源、原材料瓶頸的制約,特別是電力供應緊張,使生 產(chan)成本趨(qu)高(gao),效益不夠(gou)理想(xiang),石化產(chan)品產(chan)量增長也將放慢。
對外貿易受阻產生不利影響 美、歐紡織品貿易設限,使我國紡織品出口受阻 ,使合成纖維單體、合成纖維聚合物、染料、燒堿、印染助劑、織物整理劑等產品受 到牽連,需求下降;國外發達國家采取“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保護主義措施,對 我國出口產品提出種種限制,使無機鹽、生化制品、有機中間體、膠鞋、橡膠制品等 被反傾銷,出口受到影響。
上游原材料價格堅挺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升高 預計下半年原油價格將保持在5 5~60美元/桶的水平(編者注:8月份已突破60美元㈠甬),原油加工因原油 價格居高不下和油品價格控制而虧損。以油為原料的有機產品、合成材料等保持高價 位,化學工業繼續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調整,增幅會放慢。分行業來看,化肥、農藥 等農用化學品行業在國家優惠政策扶持下,效益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合成纖維、涂 料、染料等行業效益則不容樂觀;基礎化工原料行業在原材料、能源漲價壓力下,效 益將逐步下滑。
縱上所述,預計下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增長速度將回落到30%以內,考慮到一 年半來行業經濟的高速運行,按宏觀調控的要求,增速回歸到30%以內是比較正常 、合理的。
發展建議
加快結構調整 加快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開發,加快以乙烯為龍頭的石油化工發 展,增加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的供應,滿足市場的需求。加快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 發展,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品種及數量,尤其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 材料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結構調整重點。化肥、農藥行業在積極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的同 時,注意抓好高濃度化肥的生產工作,加快化肥產品由低濃度向高濃度、由單一肥向 復合肥的結構性調整。通過氮肥的原料路線改造、節能改造,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尿 素的產量及在氮肥中的比重;增加磷、疏兩礦的資金投入,增加產量,促進高濃度磷 肥發展。對于鉀肥,應加快青海、新疆鉀資源的開發。對于農藥行業,積極開發新的 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品種;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努力增加殺菌劑、除草劑的生產和供 應;加快農藥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向工業化轉化的過程,提高農藥行業的科技創新水平 。對國內供不應求、進口量較大的產品,如苯乙烯、對苯二甲酸、己內酰胺、乙二醇 、丙烯睛、丙烯酸、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有機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由于國內石化 產品存在著總量供給不足和品種、質量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的雙重矛盾,進口依存度超 過50%,且進口量逐年增加。對于這些產品,我們應重點加快發展,降低對國外產 品的依賴程度。同時要做好調查研究,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做好“十一五”規劃 ,防(fang)止一哄而起現(xian)象出現(xian)。
降低消耗,節約能源和資源 石油和化學工業是一個高耗能的產業,能源在石 油和化學工業中不僅作為燃料、動力,而且作為原料。在化學工業中目前用作原料的 能源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0%。其中化肥行業能源費用占總成本的60%至70% 。燒堿、黃磷能源成本占60%以上,電石能源成本占75%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 高能耗產品,其快速發展,將加劇我國能源供應不足的矛盾。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只 能是降低生產消耗,節約能源使用。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品鏈較長,適合發展循環經濟 ,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
加強環境治理,實現清潔生產 化學工業是“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大戶 。據統計,其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6.0%,居第一位;廢氣排 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6.5%,居第四位;固體廢物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固 體廢物排放量的5.0%,居第五位。盡管化學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年來已有所 下降,但問題仍然十分嚴重。要加大對廢水、廢物、廢氣的治理力度,推行清潔生產 ,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要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并嚴肅查 處污染事故。要盡快淘汰落后的技術(shu)和裝置,減少污染排放,加強規范管理。
加強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也是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一個薄弱環節。近年來,由于 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嚴重事故頻繁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在社會 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事故的頻繁發生,暴露出一些企業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工作人 員對安全重視不夠,生產過程中違規操作,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重生產、輕安全的 問題還比較嚴重。要進一步加強全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落實石油和化工有關安全生產 的政策法規。強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化學危險品安全措施各項整 治工作,加強重點危險品的監控和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的科技研究工作,加 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