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合肥產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逐步發展壯大。提到復合肥,不能不提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文班(下圖)。作為中國復合肥領軍人物,高文班見證和親歷了中國復合肥產業的成長歷程。
高文班董事長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科技創新,優字當頭”。
這兩句話概括了史丹利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追求卓越,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
2000年,該公司一年內開發出高中低濃度三大系列60多個品種的復合肥,其中高濃度復合肥榮獲“山東省技術創新一等獎”。
2002年,該公司成立了省級技術開發中心,聘請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專家為科技顧問,與公司技術開發人員一同攻關科研項目。
2004年公司建起世界第一條尿基高塔復合肥生產線。高塔造粒技術代表了當今世界肥料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由于其技術難以掌握,當時在國內仍屬空白。
2007年,該公司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年,兩步氨化法新型復合肥等3個產品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氨化硫酸氫鉀液生產硫基復合肥技術獲得山東省第九屆專利獎,塔式熔體緩釋肥、熔體造粒多元素高效緩釋作物專用肥等3個產品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和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
2007年,史丹利公司優化產品結構,推出鋅動力復合肥,訂單不斷。
2008年,面對原材料不斷上漲的壓力,公司通過科學論證,推出含量36%的復合肥。該肥料屬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綠色肥料,其獨到之處在于既能滿足作物的營養需要,又給農民節約了用肥成本,還順應了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大潮流。
月月有新品,年年出精品,在公司創新戰略的指引下,一項項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市場賣點,支撐著史丹利公司連續5年效益翻番。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史丹利公司自覺把“質量興企、誠信塑企”作為動力之源、立基之本。“今年賣好貨,明年主顧多”,這樣一句普通的民語通過史丹利公司誠信經營得到了驗證,到史丹利公司購貨的車輛常常從廠門口的道路排向好遠,有的客戶則直接將車開到生產車間門口去“搶”貨。據了解,每逢旺季,該公司最多一天發貨9000余噸。經銷商說:“史丹利的產品讓人信得過。”
“我們不以價格取勝,而是以過硬的質量贏取市場!”高文班董事長的話語透出幾分自信和豪氣。復合肥用戶主要是農民,農民最看重肥料的質量。對此,農民出身的高文班深有體會:農民辛辛苦苦一年,若因為肥料質量問題見不到收成,那是多么傷心的事啊!發展企業,首先要想到是為農民服務,做到讓農民增產增收。
一切為了農民的利益,史丹利公司收獲了真誠,贏得了市場,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