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肥在近幾年發展成為各地農業生產的當家肥,但是其價格增長之快超過了農民的想象力,在2007年春耕的時候每袋50公斤復合肥的零售價在100元左右,而到2008年春耕的時候,一袋50公斤復合肥的價格沖破了150元,有些則正在向200元逼近。如果還延續粗放型施肥,在今年,每畝的化肥投入成本有可能出現翻倍的現象。
面對這樣的局面,本期我們特別組織了“投肥”計劃一組報道,業內專家給了我們提示,高肥價時代的到來,對于農業發展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延續以前的耕作習慣,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而高肥價又是改變耕作習慣的一個契機,又是生產企業實現生產和消費對接的一個契機,更是經銷商提高服務于農水平的一個契機。
面對高肥價時代的到來,作為農民,你準備好了嗎?雖然化肥迎來了高價時代,但糧食卻處在一個較低的價位,要讓他們在收入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而大幅增加成本投入是不現實的。如果讓農民為了節約成本而少買肥料,就難免會引起農作物的減產,而降低農民收入。減量和減產都不能接受,所以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投入成本就成了農民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
面對高肥價時代的到來,作為生產企業,你準備好了嗎?農民對生產企業產品的信賴直接影響著生產企業效益,尤其在高肥價時代,企業只有千方百計為農民考慮,才能實現自身利潤的獲得。習慣上,生產企業喜歡生產能夠獲得巨大利潤的復合肥,在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的高塔肥上更是表現非常明顯。但是在高肥價時代,不盡量為農民節約的產品就難以得到農民的認可,當產品都不能順利銷售出去的時候,生產企業的利潤又從何而來呢?因此,作為生產企業,就需要生產出千方百計為農民節約成本的產品,比如推廣配方肥、專用肥,并做好技術指導。
面對高肥價時代的到來,作為流通企業,你準備好了嗎?山西省農資公司黨委書記谷春亭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他說:“針對目前肥價偏高的情況,我們盡量多進一些磷酸二銨、尿素和鉀肥,適當控制復合肥的量,因為我們算了一下,讓農民自己將二銨、尿素和鉀肥搭配使用,每畝可以降低二十多塊錢成本,我們要替農民著想,讓他們多一個選擇。”讓農民多一個選擇,其實就是為農民著想,而只有為農民著想的企業,才能得到農民的支持——從他們那里購買肥料。沒有競爭就沒有改變的動力,沒有對比也就沒有優勝劣汰,正是這幾年的對比培養出了諸多的強者,讓農民利益成了企業發展所首先需要考慮的要素。
在2008年的春天,我們的農資企業需要為農民制定好“投肥”計劃,為了農民,也為了企業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