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鹽都區鞍湖周先生打電話向記者反映:近來農村化肥供應緊缺,他所經營的農資經營部里尿素已斷貨幾天,不得不關門停業。“正值春播春種,農民每天都上門來買化肥,可我們也進不到貨,請晚報幫忙,看哪里有尿素賣。”
化肥真的出現緊缺了嗎?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市區工農路上的農墾生產資料公司,問有沒有尿素賣。店員說因為庫存已賣完,暫時不準備進貨。現在尿素進價太高,賣一包只有幾毛錢利潤,所以他們只做種子業務了。在四方種業有限公司,雖然招牌上也寫有供應種子、農藥、化肥等,但問有無尿素,店員也回答沒有。缺貨理由一樣:賣化肥賺不到錢。
為何市場上難覓化肥蹤影?據市供銷總社綜合業務科劉志峰介紹:目前,化肥價格較高,各商家為規避經營風險,普遍減少存貨,導致市場化肥供應緊張。過去尿素進價一般在每噸1500元左右,而今年以來已上漲到每噸1900元左右,零售價在2000元左右。從品種上看,本地產尿素價格比較敏感,隨貨源供應量的多少而出現上下浮動。而化肥高價位運行對銷量和利潤都有很大的影響。一些經銷商反映化肥價格居高不下,農民心理上不能承受,使用化肥的積極性下降,影響了銷售,而農資經銷商多是微利經營,生存困難。
“這只是供應環節上表現出的問題”,劉志峰說,從生產企業角度看,化肥成本受國際市場石油、液化氣和國內煤炭價格上漲以及生產化肥企業化肥出廠價、人力資本、運輸費用上調等因素影響,一些廠家每噸尿素的生產成本已突破1700元,導致今后化肥成本仍將維持在一個較高價位。
面對這種情況,劉志峰說:“為讓全市農民都能買到化肥,市供銷總社加大采購力度,積極組織貨源,預計在4月份將有6萬余噸化肥投向市場。”鄉鎮農資站和經營部也可以直接與市供銷總社聯系,供銷總社會想辦法幫助解決困難。我市還將組織農資連鎖經營網點、莊稼醫院科技人員指導農民科學高效用肥,幫助農民減少化肥使用量,節約農業生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