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我國產糧大省,去年糧食總產量達到793.1億斤。正值春耕備耕之際,記者了解到黑龍江一些農民卻沒有象往年一樣早早買好化肥,他們在等什么?他們有什么困難?3月22日,記者來到這里,目睹了一些農民在玉米收購價下跌,貸款沒有門路,化肥、種子等農資價格猛漲下的無奈。
哈爾濱市賓縣眾多農資店分布在汽車站周圍,方便農民進城來購買。賓縣淞達農資店老板衣國有告訴記者,往年此時化肥已經賣了2/3了,今年這才剛剛開始。在店里看半天價格的利民村前于屯屯長殷俊坡還是決定今天先不買,他告訴記者:“以往過完正月十五農民就開始備肥了。現在,眼看再過兩星期該春耕了,全屯備好肥的還沒幾家呢。”
隨后,記者跟隨這位屯長來到距離賓縣縣城25里遠的前于屯。在農民于林軍家的土坯房里,聽說記者來了,一下子涌進很多農民,坐在炕上七嘴八舌地對記者講述他們的困難。
今年玉米收購價格低于往年。農民告訴記者,往年這時候,玉米收購價格都到0.56元了,今年才0.51元。以一戶農民收3萬斤玉米計算,一戶就差了1500元。所以,記者在前于屯看到,家家戶戶院子里都堆著玉米,指望著過些天價格能漲一點。
玉米收購價低,在前于屯尤其低,這是因為前于屯的道路狀況不好,糧送不出去,肥運不進來。記者從賓縣縣城到前于屯看到一路都是土路,路面布滿大坑,汽車顛簸不已。殷俊坡說,這樣的路沒人愿意走,所以收糧的就算來了也要比別的地方一斤再壓幾分錢;化肥也是,農資店老板衣國有說:“走一趟前于屯,同樣的路程汽車比去別的地方損耗大,耗油也多”。
貸款難更是農民頭疼的事。水稻種植大戶李向臣種了150畝水田,今年已經貸到了6萬元,他說這里的農民基本上都是春耕貸款買肥,秋收還款。其他小戶貸款就不那么容易了,賓縣中陽村孟家屯農民王國軍到現在都沒貸到款,他說,現在眼看著化肥一天天漲,貸款貸不下來,急也沒用。
玉米沒賣,貸不下款,農民手中無錢想備農資也余力不足。與此同時,更讓農民心憂的是化肥見天漲價,有些漲幅已經到去年的一半以上。
王國軍在農資店一邊看一邊嘆氣,他從過了年就開始問化肥價格,眼瞅著越漲越高。“尤其是復合肥,去年還是120元一袋,今年一下子漲到180元,這地還怎么種。”王國軍說。
哈爾濱市阿城區豐收農資店老板魏學濤證實了這個說法,他說:“現在是原材料漲,廠家那邊過個三五天就打來電話說又要調價。”衣國有還說:“不但是漲價的問題,而且是化肥供應量不足,打了電話廠家的貨也遲遲送不來。”
記者從黑龍江省有關方面得到的調研資料也顯示:牡丹江市需肥23萬噸,目前已購入14.3萬噸,其中進口二銨、國產二銨、復合肥等價格同比均上漲50%左右,農藥上漲25%左右。雞西市進口二銨進貨價格為5500元,比去年高了2700元;國產二銨高了2700元;鉀肥高了800元;復合肥高了1000元。
化肥等農資價格的大幅上漲給農民帶來巨大的影響。在哈爾濱市阿城區舍利鄉富強村,記者隨機走進一戶農家,農民馬彥指著里屋靠墻垛了半人多高的化肥算了一筆帳:復合肥買了18袋,一袋180元,比去年漲了60元;尿素買了20袋,一袋80元,漲了15元,4坰(1坰為15畝)地光化肥成本就漲了近1300元。再加上玉米種子也從去年的7元多一斤漲到11元,4坰地買了160斤,種子成本又多了800元。
他接著又算:化肥將近5000元,種子近2000元,加上4坰地中的3坰是包別人的地,每年租金6000元。4坰地收玉米4萬多斤,按目前0.52一斤的價格算能賣兩三萬元,減去化肥種子和包地成本13000元,以及以后的農藥等,辛辛苦苦種一年地到手的只剩下不到1萬元。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種種不利因素沖擊最大的就是這些種了1坰2坰的小戶,而這樣的小戶在前于屯占了大約80%。于林軍家里2坰多地,他算了算照這樣一年只能收3000元。他打算再看看,如果還這樣就準備出去打工。記者問他地怎么辦?他說:“今年包地的都虧了,估計也包不出去了,實在不行只好撂了。”
好在抱有這樣想法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農民都認為種地是天經地義的,再怎么樣地也得種。只是說這些話時,他們流露出極大的無奈。
說話間殷俊坡接了一個電話,接完了跟農民大聲宣布:今年國家的補貼標準已經下來了,加起來每畝地是42元,比去年多了14元。一時間滿屋的人都議論起來,李向臣說:以前繳稅,現在補貼,國家政策還是一年比一年好。就是再想想辦法,讓農民種糧收益再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