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湘邦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2月14日發布公告稱,從2月15日起至9月30日止,對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以及磷酸氫二銨和磷酸二氫銨混合物的出口暫定稅率提高至35%,10月1日至12月31日仍實行20%的稅率。同時對部分含磷復合肥開征與上述時間和稅率相同的出口暫定關稅。4月17日,財政部再次發布公告,自4月20日至9月30日對所有貿易形式、地區、企業出口的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及其他化肥品種及部分原料,在現有出口稅率的基礎上,以出口價格為基礎,加征100%特別出口關稅。
此舉在行業內引起一片驚怵。目前,化肥原料,尤其是磷復肥原料硫磺的價格不斷攀升,產品成本屢創新高。而國家嚴格限制化肥價格,再加上產品供大于求,在銷售淡季到來之后,依靠季節性階段出口成為企業緩解生產經營壓力的重要手段。而特別關稅政策的出臺,將使化肥,尤其是磷復肥企業內外交困,兩頭受壓。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磷復肥生產企業,可謂是首當其沖!為此,我們于近日走訪了該集團公司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張湘邦。
提起特別出口關稅,張湘邦表情凝重。他說,這項政策的出臺,將造成甕福的出口創匯大幅度下降。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出口創匯已經連續7年位居貴州省第一,占全省出口創匯的四分之一還多。新關稅政策的實行,不僅影響甕福,也將影響貴州,使全省出口創匯的總額大幅度下降;同時,也可能會使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的經濟效益大幅度滑坡。按照年初生產經營計劃,今年甕福的銷售總額要達到100個億以上。磷酸二銨目前國際報價每噸1320美元,而國內限價每噸4100元人民幣,價差每噸5100多元。由于出口受阻,預計甕福今年的銷售收入將減少20個億左右,勢必導致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的經濟效益大幅度滑坡;而且,由于出口銳減,物流運輸成本將大大提高。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每年都要從港口運回50萬噸硫磺。往年采取的是磷硫對調,雙向運輸,物流成本較低。今年由于化肥到不了港口,不得不實行單向運輸,使運價成倍增長。
張湘邦進一步向我們分析到,據測算,目前硫磺港口交貨價為710美元/噸,到廠價達每噸6000多元人民幣。生產1噸二銨的工廠完全成本為4868元,國內限價4100元/噸,銷售1噸虧損近800元。在國家嚴格控制出口,國內嚴格限價,產品供大于求、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甕福今年可說是面臨重重壓力,生存、發展將經受嚴峻的考驗。
面對如此嚴峻局面,甕福如何應對?張湘邦介紹說,為了將影響降到最低,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生產經營盤子進行了調整,制定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平穩過渡。一是要將新關稅政策出臺給甕福帶來的困難和問題向全體員工講深講透,動員廣大員工群策群力,共渡難關。重點是挖掘內部潛力,大力增收節支,嚴控非生產性開支,努力降低和消化部分生產成本。二是以礦補肥,以磷酸增效。根據目前市場的需要,多向國內供應磷礦石和磷酸,發揮甕福礦肥結合的優勢。三是10萬噸濕法磷酸和5萬噸食品級磷酸等多產品裝置盡量開足馬力,高產穩產,滿足市場需要,根據甕福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品的特點,走多種經營的路子。四是充分利用甕福近幾年來開發國內市場的優勢和“宏福村”建設的成果,按照早、快結合的方針,及時啟動秋季市場銷售策略,在主要銷售區域開展廠、商、營保兌倉業務,提前備貨,積極展開多產品、多品牌的營銷,在目前產品嚴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搶占先機。
據了解,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對化肥征收高額特別出口關稅的政策長期實行下去,將對中國磷復肥工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希望到9月底以后國家在宏觀政策上能給磷化工企業松綁。張湘邦透露,包括甕福在內的五大磷化工企業(安徽六國、云天化、湖北宜化、貴州開磷)于近期通過中國磷化工業協會,聯名上書國家發改委,提出了根據我國“三農”發展和磷化工業情況,給以企業一定“直補”、對進口硫磺給以減免增值稅、淡季時撥給企業部分淡儲資金等三項要求。據悉,發改委已研究上報國務院,不日將予以答復。
張湘邦一再強調,這項新關稅政策的出臺,是國家從宏觀經濟角度出發,放棄局部利益,維護國家大局的一項舉措。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磷化工行業的先鋒企業,一定要從維護國家“三農”政策的政治高度認真執行此項政策,全力以赴支持我國農業生產,確保國內化肥價格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