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文,21個商品代碼下的農藥產品出口退稅被取消。清單中的第2項和第21項分別是三氯殺螨醇及相關產品與克百威。而就在此文出臺的同時,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一份保留克百威和三氯殺螨醇兩種農藥退稅政策的建議,也上交到了國家有關部門。據了解,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這一建議,是針對今年早些時候環境保護部將克百威和三氯殺螨醇納入第一批“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目錄并建議取消出口退稅而發。建議認為,應全面考量農藥的高污染與高風險性,要求保留它們的出口退稅政策。
農藥協會認為,經過多年努力,國內克百威產品生產技術已相當成熟,生產裝置也已實現了符合現代化工的高安全、高技術、少“三廢”的要求。通過多年技術進步及工藝改進,現在每噸克百威產生殘渣量為15.5kg/噸,廢水廢氣經過生化處理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殘渣經過焚燒也不會帶來環境污染。同時,克百威產品是以環保劑型形態使用,不含有機溶劑,避免了使用中溶劑對環境的污染。目前三氯殺螨醇原藥含量已由原來的80%提高到95%以上,滴滴涕及其相關雜質含量也由原來的15%降低到0.1%以下,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國內生產三氯殺螨醇的大企業已經形成了2000噸/年,符合FAO質量標準、封閉式生產工藝的生產能力,同時配套進行了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治理裝置的建設。裝置經國家有關部門多次考核,符合國際糧農組織FAO標準并符合《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有關要求。
農藥協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克百威是國內水稻主產區苗期、東北地區玉米苗期、大豆苗期主要害蟲的主力防治農藥,還沒有替代品能夠達到克百威的防治效果。而三氯殺螨醇是一種有機氯殺螨劑,對人、畜毒性低,是國內目前常用的殺螨品種,同時還是惟一的解決螨類抗性的重要藥劑。
據了解,克百威和三氯殺螨醇作為支農產品,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出口額度。如國內生產克百威原藥的某廠家,今年上半年此產品出口額就達641萬美金。而某三氯殺螨醇的主要生產廠家今年上半年95%原藥的出口量就達439.0噸。
農藥協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國際原油價格飛漲導致農藥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而取消出口退稅和加工貿易政策將會導致農藥企業開工不足,這會使農藥生產成本更加走高,造成農藥價格大幅上漲。因為農藥生產的季節性特點,均衡生產是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物耗能耗、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三廢”排放的重要條件。在農藥的國內使用淡季,出口是維持企業均衡生產的重要手段。而此兩種農藥又都是有關部門嚴格控制的農藥產品,不會因出口增加而出現新的生產廠點和增加生產能力,因此不會增加新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