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晚稻生產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成效顯著。日前從市植物保護檢疫站獲悉:在過去的一年,晚稻實施農藥減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積43.21萬畝,占晚稻總面積的30%,畝獲效益106元,合計共增效益4580.26萬元。
實施農藥減量控害增效。去年主要抓'一擴大二推廣':一擴大,去年有54個鄉鎮建立了農藥減量控害增效示范區,比上一年增加12個,實施面積43.21萬畝,超省農業廳下達考核指標5.21萬畝,輻射面積98.3萬畝,占全市晚稻總面積的70%左右;同時,全市建立農藥控害示范區16個,示范面積2.5萬畝。二推廣:推廣非化學藥物防治晚稻病蟲害技術。引進植物源、生物源農藥及高效低毒農藥,禁用'兩高'農藥,晚稻防治病蟲害中使用高效低毒農藥達到 856.5萬畝次。推廣新型植保機械。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引進背負式、擔架式機動噴霧器863臺、手動噴霧器5705臺,替代了在操作使用時農藥容易' 跑、冒、滴、漏'的工農16型背包式噴霧器。這些新引進的先進植保機械,有利于實施精確施藥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使防病治蟲的整體效果得到提高,有效地控制了晚稻病蟲害,確保了晚稻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