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化肥市場一直處在一種不健康的情況下,惡性競爭這一頑疾也日益突出,在很多地方這種惡性競爭的弊端已經嚴重影響到化肥市場正常發展,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市場腸梗阻現象:上邊生產企業產能嚴重過剩,產品銷不了;中間經銷商無利可圖不愿意賣;終端農民卻買不著,從而導致某些地區化肥銷售不暢的反常現象。
筆者從一鎮級經銷商處了解到:雖然目前化肥市場開始零星啟動,但零售價格卻難以確定,面對農民的詢價、打探,大家的要價也只是試探性要價,不敢一次性到位。面對今后的市場態勢,化肥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上漲的空間估計也不會太大,但上漲是肯定的。盡管如此,經銷商還是不敢盲目要價,要高了會要跑了客戶;要低了,自己的利潤空間實在不大。眼下之所以經銷商會有如此多的顧慮,因為大多數經銷商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庫存,大家都懷著一種怕被用戶打壓的忐忑心理,只是在進價的基礎上略作加價就會出手,目的就是能籠絡住部分客戶,在客戶中留下一個好印象,為今后搶占市場、增加銷量做好鋪墊。因為市場真正全面啟動,化肥價格一定會有一定的上浮,這成為大多數經銷商的共識。
但最令經銷商頭痛的是:這幾年尿素、碳銨、地膜的批零倒掛現象始終難以改變,雖然大家都反對這種不健康的經營方式,但誰不這樣做,誰心理不踏實,害怕遭到競爭對手的打壓,大家只得委曲求全。如去年10月份前后,由于尿素受出口的拉動,價格持續走高,很多經銷商只得放棄冬儲,而眼下經銷商拿貨價格大多為2050元(噸價,下同),有的甚至還高一點,而現在和復合肥一起捆綁銷售的價格大多為2000元,大家只想以此帶動復合肥的銷量。像地膜,去年年底的進貨價大多為11200元,折合56元/捆(5公斤),而眼下的地膜價格大多上調400~600元,一些高端價格已達到11800元,折合59元/捆(5公斤)。而眼下地膜和復合肥捆綁的零售價格大多為 11000元,折合55元/捆(5公斤)。這就導致經銷商非常難以操作。
正是因為這種不正常的批零倒掛現象,使經銷商對經營尿素、碳銨失去信心。像眼下在一些村級農資店,經銷商干脆不再賣尿素、碳銨。日前筆者就了解到:山東省五蓮縣街頭鎮坊子村農民孔某,他跑遍了村里的4家農資店,卻根本沒有買到尿素。因為村里的4家農資店都沒有一點尿素。近兩年尿素產能嚴重過剩,按理說農民應該會買到質優價廉的尿素,但事實是恰恰相反。其實這類批零倒掛現象,也給假冒偽劣化肥的生存提供了空間。你想這樣的倒掛讓經銷商很無奈,幾乎到了難以支撐的程度。經銷商要生存,要么調高復合肥價格,要么以次充好,降低復合肥質量。
看來如何引導農民正確看待市場,要理性購買農資,而一味盲目地討價還價,只會破壞整個農資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導致整個農資市場難以健康發展。像這種腸梗阻現象就應該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否則,無論廠家還是經銷商都會難以擺脫困境,農民也就難以真正買到放心農資。
(厲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