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硫黃產能為550萬噸,產品大部分來自石油、天然氣行業,另外還有來自焦化、鋼鐵、化工行業。其中,天然氣凈化產硫黃目前基本全部來自普光氣田。但這一產量顯然無法滿足國內硫黃需求。
國內超過60%的硫黃最終用于磷復肥生產。磷復肥企業通過直接購買硫黃,制備出硫酸用于生產中,或者直接購買硫酸用于生產。現在中國磷復肥生產所用硫酸主要來源有三個渠道:硫黃制酸、硫鐵礦制酸以及冶煉煙氣制酸。
隨著西部高硫天然氣的開發,進口高硫原油精煉擴建及相關行業的硫回收加強,硫資源自給率將逐步提高。今后五年,中國有色冶煉制酸將新增產能1000萬噸以上。
根據中國化學礦業協會資料,截至2010年底中國新發現和探明硫礦673處,查明硫鐵礦56.9億噸。與1991年相比,硫鐵礦新增10.97億噸,對化肥生產的保證程度大幅提高。2010年,硫鐵礦產量為1513萬噸,與1991年相比略有增長。在未來應適度發展硫鐵礦制酸工業,提高采選技術和裝備水平,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礦石,避免資源浪費。
作為資源和能源消耗產業的農資行業,原料成本占據了其商品成本的大部分。多年以前,外國硫黃供應商用低價硫黃敲開了國門,自此國內硫黃制酸設備一套一套上馬,隨之國內的硫鐵礦制酸工業的發展受到壓制。2002年,硫黃的錦州港接貨價格僅為31美元,卻在2008年8月被炒到了810美元的天價。
硫黃作為工業副產品,不管它是否存在成本可言,因其存在市場需求,而成為了具有商業價值的商品。今年以來,國際磷肥價格的走高支撐硫黃價格上行,磷肥消費前景樂觀帶動了硫黃價格的看漲。自金融危機以來,硫黃已成為最為活躍的國際市場大宗商品,被賦予投機色彩。
今年以來,64%含量二銨的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出廠價格一直在3200元以上。滿堂紅的一年,本該是磷復肥行業自2008年被重創后,得以加速恢復的一年。但是事實又是如何呢?
硫黃價格上升導致磷肥生產成本提高。據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秘書長武雪梅介紹說,自去年7月起,二銨原材料成本增加了近40%,但出廠價上調不到20%。磷肥行業真正進入微利時代。上半年磷復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623.31億元,利潤總額78.39億元,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僅為4.83%。
目前中國磷復肥產能過剩嚴重,部分地方還在盲目發展。據磷肥工業協會數據,2010年,中國磷肥產量1582萬噸(100%P2O5,下同),同比增長14.2%,創歷史新高;磷肥表觀消費量達到歷史新高,為1316萬噸P2O5,同比增長4.9%,化肥施用量的增長已經進入平臺期。同時未來在中東、北非、北美等地將有新增磷肥項目陸續投產,全球磷肥產量將進一步提高。國際磷肥貿易結構也將有所調整。到那時,中國磷復肥生產商是否要繼續拼搶硫黃,繼續替他人打工?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繼續以二銨、一銨等傳統化肥作為贏利主體已不能適應未來磷復肥企業的發展,而應該加快技術進步,開發磷肥新品種,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改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