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農化企業的日子不太好過。由于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農化行業市場資源豐富,又具有較為突出的出口優勢,吸引了不少中西部農化企業紛紛搶灘,使本已競爭激烈的本地市場更加白熱化;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給出口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未消,也為江蘇農化企業的生存環境打上了陰影。然而近日,記者走訪一些江蘇農化企業了解到,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不少企業潛心探索生存之道,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活出了滋味。
江蘇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近年來,該公司在搬遷過程中新增了較為齊全的環保安全設施,投入巨大;同時,由于開工率不高,公司一度處于虧損經營狀態。在這樣的形勢下,搬遷后的江山股份選擇將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作為發展的著力點。
“以新增添的高效環保設施作保障,我們一方面保持了草甘膦裝置較高的開工率,并通過緊盯市場,強化產、供、銷全過程管理,提高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促進銷售穩步增長;另一方面,我們充分利用三氯化磷、三氯乙醛、敵百蟲等農藥中間體產品較為齊全的優勢,保持其他農藥品種間的靈活銜接和轉換,堅持向高附加值品種傾斜。”江山股份董秘宋金華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發展戰略使江山股份今年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公司三季報顯示,在上半年江山股份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568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155萬元。“江山股份已經走出低谷,正在走向事業的二次輝煌。”宋金華表示。
如果說農藥企業的境遇差強人意的話,那么今年江蘇化肥企業的日子可以說普遍不佳。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尿素價格從先前的2450元高位持續回落,目前已跌到2000元以內,市場慘淡。
蘇北最大的氮肥企業江蘇晉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今年就遭遇了“首尾夾擊”的尷尬:一方面,具有80萬噸尿素生產能力的恒盛化工面臨著氮肥價格下降的壓力;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原料煤價格上漲100余元,若按年耗160萬噸煤炭計,意味著公司將要減少利潤1.6億元。
為此,公司加強基礎管理,深挖內部潛力,以挖潛增效來對沖減利因素。例如,上半年公司通過建立準確的水力數學模型,共投入1000萬元增設自動控制系統,徹底解決了循環水系統高能耗問題,達到節能效果的最大化,年節能2520噸標煤;下半年則建成了25萬噸型煤裝置,采用技術先進的腐植酸黏結劑成型生產工藝,將塊煤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煤渣全部消化,解決了長期以來熱電鍋爐燒高價無煙粉煤的問題,在實現節能低碳的同時,增效2000萬元。另外,該公司還千方百計優化控制生產線,力爭開滿開足,使效益最大化。
“憑借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市場信譽,公司生產線實現滿負荷運行,每天2600噸尿素隨產隨銷。我們就是希望通過加大產量,來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費用,并及時回籠資金,加快資金周轉次數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公司副總經理黃殿富告訴記者。
相對于內部挖潛,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該公司通過擴大農藥網絡建設,大力增強品牌效應,加速研發高端品種,積極參與跨區域政府采購等經營策略,成功遏制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營下滑趨勢,實現了業績的兩年大幅增長。據了解,去年公司盈利4000余萬元,而今年僅上半年盈利就超過了 6000萬元。
記者在安邦公司采訪中了解到,公司農藥經營所采取的具體策略包括:一是不斷加大國內市場的推廣力度,繼續拓展農藥銷售網絡建設范圍,重點開發廣東、廣西市場和東北市場,對湖南、浙江及江蘇等主要農藥市場配置宣傳車,積極參加植保農藥會議,組織召開農民會,將宣傳促銷重心下沉;二是加強公共關系營銷,充分利用“安邦”中國馳名商標的美譽度,積極參加政府采購招投標,提高新型現代農藥吡蚜酮、噻嗪酮等的市場占有率,以銷售數量來擴大盈利;三是加速研發高端、高附加值產品,如公司具有國內獨家生產的六氯環戊二烯、國內最大的乙烯利等優勢產品,均成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