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南方區域易受陰雨天氣影響,導致真菌和細菌病害發生頻繁,這給高效、低毒、低殘留,兼具治療和保護作用等特點的農用硫酸鏈霉素產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此,不少不良企業開始瞄準該市場。
“產品賣的好,假冒就越多”是不良企業作假的慣用手段。對于農用硫酸鏈霉素市場來說,成都普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普惠”)生產的產品則常常被仿冒者看重。近日,記者在海南省海口市發現打著原屬于成都普惠的“999”牌農用硫酸鏈霉素正在銷售,規格為15g,且無論從包裝或三證都看出大的破綻。
然而,成都普惠海南區域經理陳潔告訴記者,公司只生產過10g、14g、30g的農用硫酸鏈霉素產品,從未生產過15g的規格,“顯然是假貨”。而另據該公司華南部長潘文君透露,目前在云南省昆明市就曾查獲20件假冒成都普惠產品,規格也是15g,四川省也查獲該假冒品15件。潘文君還說,眼下更有部分企業打著成都普惠授權“全國總經銷”的幌子兜售冒牌農用硫酸鏈霉素產品,青島昊諾精細化工廠就是其中一例。
對于眾多的假冒品,潘文君認為除了不法企業唯利是圖,還在于農戶難以辨別其真偽。他介紹若想判別產品真偽可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從農用硫酸鏈霉素原藥成本分析,原則上3-5g鏈霉素成品的銷售價若低于1.5元,則絕對是假貨;其次,真的鏈霉素粉劑細度很細,幾乎沒有顆粒狀;此外,真鏈霉素極易吸潮,用火燒,粉末黑色,味道為有機物燃燒后的焦味;最后,真鏈霉素為純白色,可入口,開始微甜,但立馬轉為苦味。
記者從中國農藥信息網獲悉,截止2013年,農用硫酸鏈霉素產品登記證在有效期內的只有4家企業,分別為成都普惠、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三農農用化工有限公司以及重慶豐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他企業登記證均已經在2012年6月或更早時到期,且截止2012年6月尚未有農用硫酸鏈霉素的新產品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