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近日抽查全省7個地市28家農藥經銷單位的40組樣品顯示,抽查合格率為72.5%。
檢驗結果表明,合格率較去年有所上升,但假農藥問題仍較嚴重。廣平縣一家農藥化肥門市經銷的'蚜螨漿全光'產品,標簽標識高效氯氰菊酯≥4.5%,實際未檢出;霸州市某植保服務部經銷的'重茬一號'產品,福美雙含量標識50%,實際含量僅0.09%。另外,有些產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偏低。如定州市一家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經銷的吡蟲啉,標示有效成分含量≥10%,檢驗結果只有4.4%;滄州市一家農化種子門市部經銷的啶蟲脒乳油產品,標示有效成分含量≥3%,檢驗結果只有1.6%。
農藥標簽問題突出,表現在農藥名稱使用不規范、包裝未標明其有效成分、未按規定使用農藥通用名稱等。有的擅自擴大登記適用作物和防治對象,有的用絕對化用語,使用不科學和表示功效的斷言,如'螨蚜一把抓''蚜漿螨統殺'等。